
大學教授丁先生發(fā)現(xiàn)有匿名用戶在某知名問答社區(qū)網站上對其進行惡意中傷及誹謗,丁先生認為這些不實言論已經嚴重侵害了他的名譽權,于是其向該網站平臺的運營者發(fā)送了要求刪除相應侵權內容的律師函并提供了證明材料,二十天后平臺仍未刪除誹謗內容,侵權內容的瀏覽量已達10萬以上,丁先生遂再次發(fā)律師函要求平臺刪除,然而三天后平臺只刪除了部分誹謗內容。丁先生遂將平臺訴至法院,要求平臺承擔侵權責任,平臺在收到訴訟材料后才刪除了剩余的誹謗內容。最終,法院認定平臺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處置侵權內容,應對損害擴大部分與誹謗內容發(fā)布者承擔連帶責任。
一、知識點概述
網絡服務提供者責任,特殊侵權責任的一種。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在中國,網絡用戶利用網絡實施侵權行為,被侵權人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二、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網絡平臺作為專業(yè)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相應的管理信息的能力和采取預防侵權措施的技術可能性。丁先生提供了侵權信息的證明材料,該內容足以使網絡服務提供者判斷網絡用戶是否存在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并且該案中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律師函后時隔20余天方進行處理,該期間已超過及時處理的限度,造成內容的進一步傳播,應該對損害的擴大部分承擔相應責任。
三、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并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四、試題演練
【例題】甲公司還未上映的電影被乙上傳到丙網站,網站用戶可免費下載觀看,甲公司發(fā)現(xiàn)后要求丙網站盡快刪除,丙公司并未處理,導致甲公司的損失進一步擴大。關于損害進一步擴大的侵權責任應當由:( )。
A.丙網站承擔全部責任
B.乙承擔全部責任
C.乙和丙網站承擔按份責任
D.乙和丙網站承擔連帶責任
【答案】D。政華解析:《民法典》第1195條規(guī)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并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故本題答案為D。
考點提示:題目為案例或法條原文考查,需要考生選擇網絡侵權,網絡服務提供者責任如何承擔。